放开以后,普通人应该做哪些准备?

时日至今,再从宏观角度讨论这一问题,似乎已是“老生常谈”。各地方城市也已经全面跟进,能松尽松,前期的判断全面兑现。包括资本市场,从股市到商品,从债市到汇率,也都悉数对这一大的方向转变进行定价。
站在当下,我想从另一个聊聊防疫放松这件事:
从微观个人的角度,应该如何面对“放开”这件事?


1)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我以前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这里交换了一下顺序,旨在说明放开这件事,在宏微观上的“体感”的不一致。宏观上,方向更重要,战略更关键,具体过程和战术则是充满变化随时可以调整的。但在微观上的体感,往往就变成了这样:“时代的一粒灰,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放开之后,微观个人将真正第一次“直面”新冠病毒,对于个人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2)合理认识新冠病毒。
奥密克戎的毒性大幅下降,这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也有部分人感染了,不会有太强烈的症状甚至没有症状。而对于“后遗症”,目前的研究也没有太明确的结论认为感染奥密克戎会直接导致后遗症。对此前毒株的研究,也表明大部分人在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后,并不会有后遗症的表现。也要看到,新冠病毒发展到奥密克戎毒力下降是事实,但它也不是一些人眼里的“感冒病毒”。美国的一些最新研究也提到,如果反复多次感染,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疑似产生负面影响。综合来说,对待当下新冠最合理的态度依然还是我们之前一直提到的:既不恐慌,也不大意。能不感染就不感染。如果感染了,也大可不必恐慌和过于焦虑。感染次数上,能少感染就少感染。


3)更加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在全面核酸逐步退出舞台后,大家出行应该继续甚至更注重个人防护。方法还是以前说的那些: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等。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更要注重防护,包括疫苗接种等。此外,现在开始,大家更应该注重锻炼身体。休息好,膳食均衡,多运动。良好的体质和强大的个体免疫力,是面对病毒(其实不止新冠)最重要的抵御屏障。


4)药可以适当准备,但不要乱备乱吃。
不少人为了应对放开,已经按照各种网上的攻略准备了家庭应急药箱,里面塞满了各种抗感冒抗病毒的药。但其实有些并不科学合理甚至有副作用。药物的准备,至少应该咨询医生朋友,不要乱备更不要乱吃药。


5)做好医疗系统受到一定影响的准备。
这一条有个心理意识,个人能做的,其实还是第三条。一些有长期就医需求的,可以提前看看能不能优化就医需求,比如咨询医生能否提前多准备一些一直要用的药。


6)做好经济缓慢恢复而不是V型反转的准备。
放开之后,经济肯定会比以前严控时期要好。但三年的累积效应,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信心的重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家对经济前景可以乐观起来,但这种乐观是中长期的视角,不意味着经济可以很快好起来甚至出现美国那样“过热”的情景。说人话,就是消费开支上依然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投资理财上,也不可过于乐观激进。企业扩张上,先度过“冲击”期再做打算不迟。股市的反弹,映射到实体经济上,需要时间。


7)房子不会重演15-16年的大涨,完全不必为“救市”感到焦虑。
很多人担心由于防疫的放开,房地产的大规模救助,会导致房价又出现15-16年那样的大涨,考虑要不要紧急上车。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刚出ICU,怎么可能马上又去KTV呢?地产的救助,是避免行业危机演变成系统性的经济危机。这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是好事。不要觉得救地产就是又要拉房价,两个事情。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去争论哪种政策更好了,政策的方向已经足够明确和确定,接下来考验的不仅是国家,更是个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那么即便有冲击,这冲击也会小一些